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阳公司会议策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汉阳公司会议策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策划与实施***,帮助太子李显上位的五位功臣,最后全被李显流放,都死于非命,无一善终,其中细节听我细细说来。
晚年的武则天内心空虚,逐渐变得昏庸***,她宠幸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俩人倚仗女皇的宠信,专权跋扈,祸害朝纲。
武则天***形象
704年,武则天病重,张柬之和桓彦范、敬晖等大臣决定乘机诛杀张易之兄弟,逼迫病重的武则天提前让位,复辟唐朝。张柬之利用职权迅速安排桓、敬二人担任羽林将军,掌握禁兵,为***提供保障。
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宰相张柬之与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太子李显等人一起率兵斩关而入,来到了武则天的寝宫,杀死了张氏兄弟,逼迫武则天让位,拥立李显。武则天无奈,于次日传位于李显。
中宗李显上位后,封张柬之为汉阳王、崔玄暐为博陵王、桓彦范为扶阳王、袁恕己为南阳王、敬晖为平阳王,称为五王,所以神龙***也称五王***。
张柬之像
但李显上位后并没有清算武氏外威,反而继续重用武氏一族,将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而韦后***无度,同武三思关系暧昧,并以此结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着朝政,韦后想效仿武则天,想做第二个女皇。李显只顾享乐,对此也无能为力。
唐中宗李显像
五王后来遭到武三思排挤,武三思以五大功臣诬陷韦后为由,通过唐中宗颁布诏敕,将五位功臣流放边疆。崔玄暐被流放到白州,死于白州官舍,年六十八;张柬之被流放到襄州,气愤致死;桓彦范被流放到贵州,遭杖杀而死;敬晖被流放到崖州,被谋害身亡;袁恕已被流放到环州,被逼至发疯,后遭击杀而死。
公元705年,发生的“神龙***”也被称作“五王***”。这场***是有张谏之,敬晖等五人合谋,趁武则天病重期间,带御林军杀了武则天的面首张氏兄弟,逼着武则天让太子李显监国。而后,又传位给了太子李显。
***使李显离开皇位二十年后,又重新登上皇位。于是,张谏之被封汉阳王,敬晖被封平阳王,桓彦范被封扶阳王,袁恕己封南阳王,崔玄暉封博陵王。
可是李显登基后,并没有继续清除“武氏”势力。敬晖等也建议张谏之,希望能继续铲除“武氏”如武三思等势力,张谏之却也无可奈何。李显明确表示:“武氏之族,是我中表之亲,不可滥杀”。他不但不感谢五位力保李唐的重臣,而且其言行,让几位老臣哭笑不得。
而武三思因为其儿子娶了李显的女儿“裹儿”,更是经常出入后宫,与上官婉儿和韦皇后关系密切。李显软弱,韦皇后掌权,而武三思实际上是“内行相事”。
随之而来的是,张谏之等五人,被韦皇后和武三思全部贬官。先是敬晖被贬崖州任职,赴任途中即被武三思派人给***;接着,张谏之在悲愤而死;崔玄晖在被贬岭南后病死;桓彦范与袁恕己被李显派人杀死。
狡兔死,走狗烹。
发动神龙***的五个人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五人,不管怎么说他们对李唐天下的恢复是立了大功的。但是他们的下场却都很惨。张柬之已经愿意回乡养病,还是不行,最终被流放广东,在路上病死。崔玄暐遭到三次贬谪,在去古州的路上病死。敬晖也是屡遭贬谪,最终被周利贞***传圣旨凌迟处死。桓彦范也是被一贬再贬,最终被周利贞虐杀。袁恕己也是被周利贞杀死,死相惨不忍睹。
翻阅史料你会发现这五个人死亡的原因都是因为武三思联合上官婉儿陷害,比如说有人要刺杀武三思,刺杀失败后武三思就对中宗李显说是神龙***的五个人要刺杀自己。后来韦皇后在后宫***的事情被武三思知道后开始大肆宣扬,然后嫁祸给那五个人,最终导致五个人遭到贬谪甚至被***。
实际上五个人之所以有如此结局,完全是唐中宗李显的授意或者说是默许。主要因为五个人对李显的威胁太大了。
李显虽然贵为太子,而且还当过皇帝,但是他在武则天的长期压迫下可以说是孑然一身,自己丝毫没有势力可言,他被五个人抬上去后,虽然说他是皇帝了,但是以五人的能力完全有可能再把他拉下来,给你脸让你当皇帝,不给你脸你就啥也不是。这就是中宗李显的现状。
李显为了不受制于人,上台之初就***取了措施,你们五人复国有功,给你们挨个封王:崔玄暐,博陵郡王;张柬之,汉阳郡王;敬晖,平阳郡王;桓彦范,扶阳郡王;袁恕己,南阳郡王。但是原来崔玄暐和张柬之是宰相,现在你们别当了,敬晖和桓彦范是大将军,现在你们也别当了,袁恕己原来是管司刑的,也别干了,五个人***暗降全部丢了实权。而且只能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上朝面君。然后接着扶植武三思来制衡这五个人。失去权力的五王自然无法和武三思抗衡。
这就是帝王权术,不过李显也没想到武三思向来阴狠,我只要招你,就一定会把你往死里招,五王两个老死的已经算运气好的了,剩下三个全部是被武三思指使周利贞给折磨死了。
李显为了打压五王,不惜滥用武三思,差点导致第二次武后之祸,多亏有个好儿子李隆基。
神龙***是一场复辟唐朝的***,唐朝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谋得太子之位,得以登上皇帝宝座,却没想到自己找了个小老婆差点让***江山从此改易他姓,如果不是众多心怀唐朝的大臣发动一场***,逼迫武则天退位,结局还真是难说,然而对***有功的几位大臣,所扶持的皇帝却是个十足的窝囊废和糊涂蛋,也使得几位参与者结局凄惨,让人唏嘘不已。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心性狠辣,为了目的不择手段,14岁时被选入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封为五品才人,唐太宗晚年废了太子李承乾,改立李治为太子,李治在出入后宫时与武则天相识,两人因此互生情愫,碍于李世民的威势,两人还不敢如何,李世民死后,武则天被送入感业寺出家为尼,李治登基后在寺中遇到武则天,就此天雷勾动地火,两人在寺中欢好后海誓山盟,在李治脱掉孝服后,将武则天接入宫中,正式拉开了武则天篡唐的序幕。
武则天入宫后,杀死自己的女儿陷害王皇后,唐高宗李治一气之下把王皇后打入冷宫,随后武则天成功坐上皇后位子,残忍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武则天称霸后宫还不过瘾,又将魔爪伸向朝政,李治这人生性柔弱,在患了头风病之后,让武则天代理朝政,使武则天得以掌政,武则天由此更是野心勃勃,为了夺取李唐王朝***,拼命打压李唐皇室,不仅对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的子孙赶尽杀绝,对李治所生的儿子也是毫不留情。
武则天为了掌握王权,推行酷吏政治,唆使一般恶徒和酷吏到处告密和诬陷,将李唐王室和支持李唐的王公大臣们几乎诛杀殆尽,为了夺取帝位,偷偷毒死了自己儿子李弘,逼二儿子李贤***,三儿子李显登上帝位才一个月就被武则天贬斥到房州,朝中的阻力被消灭差不多后,四儿子李旦在做了六年傀儡后,武则天将他拉下马软禁起来,自己坐上了皇位,并将国号改唐为周,而此消彼长的是武氏一族多人封王,权倾朝野。
面对强势的武则天,那些忠于李唐王室的大臣只好选择隐忍,武则天登上皇位时已经66岁,却仍然是精力充沛,更是先后养了几个男宠,最出名的有四个,分别是薛怀义、沈南璆、张昌宗、张易之,武则天宠幸薛怀义之时,还保持着清醒,在薛怀义与宰相苏良嗣起争执时,武则天对士大夫保有敬意,并且善加利用,因此不是去责怪苏良嗣,而是告诫薛怀义不要跟宰相争斗,薛怀义后来因为失宠烧了洛阳几个重要建筑,武则天最终痛下杀手,下令将薛怀义杀死。
薛怀义死后,深深懂得母亲寂寞的太平公主,将自己的情人张昌宗献给武则天,随后张昌宗又将自己的哥哥张易之推荐给武则天,这兄弟两都是美男子,武则天对他们相当满意,张氏兄弟得到武则天的宠信后,官职越来越高,这两兄弟仗着武则天的宠爱,开始***、索贿、买卖官职,武则天对此是放纵不管,张氏兄弟诬陷朝廷重臣等案件,统统赦免不予追究,而武则天的亲孙子李重润和亲孙女永泰公主只是私下对张氏兄弟抱怨了几句,结果是武则天下令杀死了自己的亲孙子和孙女。
武则天如此宠爱张氏兄弟,使得两兄弟逐渐势倾朝野,连武氏一族都对张氏兄弟极力巴结,朝臣们不禁担忧李唐的江山又出现什么变数,张氏兄弟很可能会趁武则天年老多病,发起篡夺最高权力的阴谋,毕竟武则天曾经在皇位继承问题上摇摆了很久,想过立武三思为接班人,幸亏狄仁杰等大臣始终坚持奏请立李唐后裔为继承人,狄仁杰说了立侄子和儿子为接班人的区别后,武则天才下定决心立被废的李显为太子。
神龙元年(705年),81岁的武则天身染重病,居住在洛阳宫长生殿,武则天的男宠张氏兄弟日夜陪在武则天身边,太子李显和宰相张柬之都见不到武则天的面,这使得朝臣们越发担忧,而洛阳城中也是谣言四起,说张氏兄弟要反了,在此情况下,80岁高龄的张柬之毅然联合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人,推举太子李显发动***,挥兵进宫杀了张氏兄弟,然后包围了武则天居住的长生殿。
众人秉承“趁你病,要你命”的宗旨,逼迫武则天禅位给太子李显,***第三天后,武则天下诏传位给太子李显,李显第二次登上了帝位,张柬之等人在***后搜捕张氏兄弟的党羽,将他们一一拔除,期间有人提议将武三思等武氏家族一并铲除,可惜张柬之认为把武氏一族留给唐中宗李显来处理更好,这样李显可以亲自锄奸立威,这却为几位***功臣埋下了祸根。
李显即位后,对韦皇后及其放纵,把他妈妈武则天的教训都扔在了脑后,韦后这人是个有野心且水性杨花的人,很快就跟武三思勾搭上了,武三思得势后,就开始对张柬之他们进行打压,***用***暗降的方法,先削掉他们的权力,后又设计诬陷张柬之几人,几人全部贬官,张柬之流放到新州忧愤而死,崔玄暐流放到岭南病死,敬晖赴任崖州不久被武三思派人***,桓彦范、袁恕己则是被唐中宗李显派去的使者***,五人落得如此下场,只因为错估了李显的能力,没有及时铲除武氏一族,实在是可悲可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阳公司会议策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阳公司会议策划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nw.com/post/4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