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巢湖培训会议策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巢湖培训会议策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挺有意思的问题,从两个方面聊一下。
三国鼎立之势,在赤壁孙刘联合打败曹操之后形成。进而刘备占据益州、汉中之后,三足鼎立才真正形成。期间孙刘联盟发生过,重新瓜分荆州(公元215年);东吴偷袭荆州(219);夷陵之战(221~222)等等争端,可谓中间小插曲,大趋势还是两国形成联盟。
诸葛亮主政之后,他与孙权很默契地形成“联合共抗曹魏才是生存之道”的共识并恢复同盟关系。从而,两国依据秦岭、长江天然屏障抗拒曹魏,延续三国鼎立。
周瑜是东吴鹰派代表,其继任者鲁肃是鸽派代表。东吴和蜀汉能形成联盟,鲁肃功不可没。在赤壁之战前夕,首先鲁肃提出联合刘备共抗曹操策略,并且忙前忙后与诸葛亮相互说服对方大佬,终形成联盟。
赤壁之战后,鹰派周瑜、吕范等人劝导孙权以防后患,尽快“斩除”刘备。按当时实力东吴单挑曹魏必死无疑,在东吴看透此道理的人只有鲁肃而已。故此,鲁肃反对鹰派意见极力劝导孙权联合刘备,权衡之下,孙权还是***纳鲁肃建议,还把荆州借给曹操(周瑜死后)。
听到刘备“借荆州”消息之后,正在写字的曹操,震惊之下,把笔落在地上。看来,又应验了“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道理。
若周瑜不英年早逝则孙刘联盟不能长久维持下去,两方迟早闹掰,最终曹魏渔翁得利,一一消灭。
“先西征益州,然后联合马超图中原。”战略计划被大佬孙权点头认可之后,周瑜打算返回江陵做准备,不幸,途径巴丘之时病死。倘若周瑜真的征讨益州结果如何呢?
按当时东吴实力联合马超图谋中原是有点不太现实,那么就谈一下能不能占据益州问题。
《三国演义》中,周瑜,面如冠玉,谋略出众,可谓文武双全之人,因嫉妒诸葛亮才华,发出“既生瑜、何生亮”后吐血而亡,这是演义中关于周瑜的记载,主要为衬托诸葛亮才华。在实际历史中,周瑜非善嫉之人,死亡原因也是得病,英年早逝。***如周瑜不英年早逝,三国鼎立之势能支撑下去吗?
我个人认为,周瑜是非存在对三国鼎立没什么影响,相反蜀、吴两国还可能更早的被灭。
1.东吴北上路线被堵死
曹操剿灭袁术势力后,与东吴隔巢湖相望,在《舆地志》记载
南谯郡蕲县界有巢湖,湖东南口有石梁,凿开渡水,名东关,相传夏禹所凿,高峻险狭,实扼守之所,吴魏相峙于此
同时为防备东吴进攻,在巢湖西部修建重镇,合肥城,派遣大将张辽镇守,在巢湖,吴魏两国多次发生大战,但东吴始终无法攻陷合肥,他就像一个钉子一样扎在东吴的腹地,牵制着东吴,可也说东吴北上的路线已经被堵死。
周瑜是三国即将形成时代的人,他所处的时期踞离三家归晋还远着呢!因此,周瑜即使没有英年早逝也改变不了什么。
三国鼎立,魏国强大蜀吴弱小的形势,也并不会因为周瑜的存在而改变!魏国占据着经济实力较强、人口相对较多的北方地区,因此魏国的力量最雄厚。而蜀汉占据着闭塞的两川地区,东吴占据江东、荆州和交州地区,因其实力不如曹魏,所以只有联合起来才有生路。
(周瑜)
终结了三国时代的是司马家族。在司马家族崛起之时,诸葛亮、孙权等老一辈风云人物早已去世了。即使周瑜不死,恐已英雄迟暮难有作为了。
至于三国鼎立的局面能否维持下去,就更不是周瑜能够左右的了。曹魏被司马家族篡权,蜀国也因刘禅昏庸无能而灭亡。随即司马炎又篡夺了魏国***建立了晋国,至此三国已亡其二。只剩下一个实力大衰的吴国苟延残喘,却又因权臣和宗室的内乱而难以团结一心。在晋国的两面夹击之下,吴国的灭亡是难以避免了。
(孙权)
而在这个时候,与周瑜同时代的人都已经去世了,周瑜还能健在吗?就算是健在,恐怕也是垂垂老矣,难有作为啦!其实,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曹睿,也无论是刘备、刘禅诸葛亮,或者孙权或孙亮、孙皓,乃至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甚至司马炎,他们的得与失、成与败都是被形势左右的结果。
在三国鼎立已久,统一已是大势所趋的情况下。既然曹魏集团不能担负起统一天下的重担,蜀汉***又只能偏安一隅,东吴又因内乱频频难以有作为。那么,历史必然会拋弃他们,重新选择能够推动历史前进的人,赋予其统一天下的重任——司马家族和他们建立的晋国,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崛起的。
形势比人强,历史潮流不可逆!在天下必将走向重归一统的强大趋势下,某个人或是某些人的力量,终究是难以与之抗衡的——周瑜也同样如此!
(西晋王朝的疆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巢湖培训会议策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巢湖培训会议策划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nw.com/post/48022.html